
咱們應該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,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幾點:
一、以身作則
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。孩子的很多缺點都是能夠在他的父母身上找到原型的。所以,育兒先育己。規范好自己的行為,這樣無需多少說教,孩子自然會跟著去做。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,時常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,家庭的生活環境就是一種無聲的教育。處理問題時家長要心平氣和,休息時間也可以多看看書,孩子耳濡目染,自然也會與書為友,學識增長了,視野開拓了,自然看問題就不會片面,能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了。
二、換位思考
在與他人交往時,我們經常會提醒自已換位思考。其實在教育孩子時,也應當如此。可是,從心底里我們從來沒覺得需要與孩子進行換位思考,更多的時候,希望他們如提線木偶般聽話懂事。很多家長經常用“你需要去做……”“不弄完就……”這樣的語言和孩子溝通,孩子所接受到的信息其實是被命令、被控制的,自然做出的反應就是拒絕,而不是行動。這時家長就開始訓斥孩子,有時心情不好時還會發脾氣等,結果孩子在這種語言壓力與強勢態度前,只得低頭,但內心并沒有真正認識到錯誤。
女孩注意力嚴重不集中,反應速度慢,拖延,易怒,如何改善注意力?
學著跟自已的孩子換位思考,是充分尊重孩子的表現,也是能直達孩子內心、知道他真正想法的好途徑。家長應該有意識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,培養孩子的共鳴能力。這樣孩子在獨自遇到問題時,才會學著去換位思考用積極的情緒去解決問題。
三、讓孩子培養一種興趣
在孩子小的時候,父母可以幫孩子培養起一兩種興趣愛好,比如音樂、繪畫、下棋、書法等,然后鼓勵孩子堅持下去。這些愛好都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,讓他們學會沉著冷靜。